凉果制作女能手 带动村民奔小康

  本报记者 梁佳涛

  在湘桥区意溪镇桂坑村,凉果有一名普通的制作农村妇女,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手带但她通过潜心学习、动村辛勤劳作,民奔凭着不俗的小康勇气和过硬的技术,创办了自己的凉果食品加工场,带动不少村民就业增收,制作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手带致富女能手,她就是动村源始食品加工场的负责人罗静娴。

  2004年,民奔罗静娴与丈夫结婚,小康婚后的凉果她一直扮演着家庭妇女的角色。但公公的制作一场大病,打破了罗静娴一家原本平静的手带生活,家里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罗静娴咬牙坚持,决心改变现状。

  桂坑村山地广阔,村民多以种植黄皮、佛手柑为生。罗静娴和丈夫凭借本村的资源优势,种起了黄皮、佛手柑。辛勤的劳作,最终换来了不错的收入,但随着市场行情波动,一些农产品收购价格逐渐走低,原本每市斤6元的佛手柑一直掉到了每市斤1元,生活又给罗静娴一家出了难题。“佛手柑收购价格不断下降,但种植规模已形成,改种其它果树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罗静娴告诉记者,面对当时的情况,自己一度也不知所措,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不过,这一次的困难同样没能难住聪明能干的罗静娴。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罗静娴了解到佛手柑制成老香黄后,在市场上的销路很不错。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罗静娴开始尝试制作老香黄。“制作老香黄我属于半路出家,只能把自己当成小学生认真去学。” 罗静娴潜心摸索,不断试验,终于摸索出独有的制作老香黄的方法。

  当第一批老香黄得到身边朋友和邻居的肯定后,罗静娴信心倍增,决定扩大生产,打造自己的品牌。“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香黄和凉果的制作上,佛手柑、黄皮、柠檬、姜等原料则向村民收购,这样既节省精力,还可以解决村民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一举两得。”由于制作精良、口味出众,罗静娴制作的老香黄和凉果在群众中树立了不错的口碑,销路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在各级妇联组织的支持帮助下, 罗静娴先后投资20多万元在村里创办起食品加工场,并建设了销售展示厅,工人数量也由最初的夫妻档变成现在的10多人。罗静娴依靠自己的勤劳、热情和智慧,食品加工场越办越红火,每年可以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在自己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部分妇女就业增收。

  在村民的眼中,罗静娴不仅是制作老香黄和凉果的好手,更是一位热心肠的好邻居。“当初我开始种黄皮的时候,静娴就给了我很多帮助。” 同村的刘大姐告诉记者。几年前,刘大姐也想跟村民一样种植黄皮,但苦于缺乏技术,罗静娴得知情况后,在树苗购买、种植方法、日常管理等方面为刘大姐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在罗静娴的帮助下,刘大姐成功地经营着自己的黄皮果园,收入也逐渐增加。“在村民需要帮助的时候,静娴总能无私地伸出援手,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 刘大姐说。

  今年初,罗静娴被授予“广东省最美乡村女能手”荣誉称号。“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带动村里众多的姐妹,依靠勤劳的双手做出更优质的产品,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罗静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