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观摩交流活动走进高校,导演与师生分享拍摄感想

17日,华语活动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观摩交流活动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纪录交流《萨瓦流淌的电影大会导演方向》导演陈丹燕与高校师生面对面,分享拍摄背后的观摩高校感想故事。“一部纪录电影一定能找到喜欢它的走进知音,那一刻就是师生最令人感到安慰的时刻。”现场,分享陈丹燕也遇到了喜欢她作品、拍摄泪洒交流会的华语活动知音,她特地送上了记录拍摄过程的纪录交流画册给知音留念。

观影活动现场。电影大会导演
观影活动现场。观摩高校感想

《萨瓦流淌的走进方向》是上海女作家陈丹燕第一次执导的纪录长片,也是师生中国与塞尔维亚的首部合拍片。一家举步维艰的分享书店,一座等待重开的当代艺术馆,年迈的书店经理,年轻的艺术策展人……通过作家的个人独白,串起了这部93分钟的电影。影片展现了当地知识分子如何费尽心力守护当地文化,以及在过程中体现出的热爱、坚守和信念。

观影活动现场。

影片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低谷?陈丹燕坦言,从作家到导演,自己面临的挑战特别大。“多年的拍摄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但是在梳理过程中却发现了很多拍摄的漏洞。我眼睛看见的细节没有拍下来,比如手指头的动作很遗憾没能捕捉到。特写是永远不够的,那个时候真的很伤心。我经常在路上一路哭着回家的,就是一路走一路哭。”虽然很艰难,但她也收获了精神激励。“面对困难的乐观,这是电影中的人带给我的。这段从作家到导演的经历也让我明白,努力的话,看似很难的事情也能做,我再去做新的事情会有更多的自信。如果现在问我要不要去火星,那我肯定回答要去啊。”

观影活动现场。
观影活动现场。

 

该校影视与新媒体系署理系主任卫改兰在交流活动现场表示,影片中诸如“点着蜡烛读文学作品”等画面非常有感染力,而在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里,这部纪录电影带领大家走进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贝尔格莱德,去思考身处其中的人们是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纪录片非常有价值,正是当下人们所需要的。”

观影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