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政策稳就业为哪般? 最担心的是杠杆率和失业率攀升引发的共振

摘要:贸易战不是揽政事,会随着中美失业率上升而缓和和解到平息,策稳最重要的业为业率引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般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担心的杠的共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杆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失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攀升

一揽子政策稳就业为哪般? 最担心的是杠杆率和失业率攀升引发的共振

陈岩鹏

稳就业有多重要?

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到,10月31日的策稳政治局会议又提到,12月13日的业为业率引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稳就业、般最稳就业、担心的杠的共稳就业,杆率重要的和失事情说三遍!在中央反复强调的“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稳就业被放在了第一位。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实打实的15条措施,不仅包括向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就业见习补贴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没有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而是扩展到16岁到24岁的失业青年;职责分工涉及到的部委有人保部、财政部、工信部、央行、银保监、科技部、住建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医保局、民政部,多达12个,力度之大,分量之重,近年来少有。

是因为就业数据不佳吗?

拿核心指标来说,今年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已降至近年来低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稳,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保持在1.25,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这说明,招聘岗位数量依然大于求职人数;城市新增就业平稳增长,前10个月同比增加9万人累计达到12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新就业149万人,同比增加了2万人,可谓稳中向好。

那在担心什么?

人保部副部长张义珍日前在政策吹风会上的一句话给了些许答案。她说,2018年以来,就业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中美经贸摩擦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波及就业领域。

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前,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全球价值链课题组便做了研究,研究中美贸易战对双方以及世界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中科院的专家假设了4种贸易战的情形:

情景1: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这将拉低我国GDP增速约0.09个百分点,出口拉动的就业将减少53万人;

情景2: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这将造成美国GDP增速减少0.08个百分点,美国对华出口下降将使美国就业减少8万人;

情景3: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减少600亿美元。这将拉低中国GDP增速约0.25个百分点,出口拉动的就业将减少151万人;

情景4:中国对从美国进口商品减少600亿美元。这将造成美国GDP增速降低0.29个百分点,美对华出口下降将使美国就业减少30万人。

随着中美双方各自660亿美元征税清单的落地,贸易战对经济和就业的冲击似乎并不像中科院专家预见的那样,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逆势扩大,究其原因在于抢出口,外贸企业赶在美国加税前把订单抢运出去,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但问题是,透支完之后怎么办?1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速均显著不及预期,出口同比增速从10月的15.5%大幅回落,11月出口同比仅增长5.4%,说明贸易战给外贸带来的前移效应正在逐渐消失,对就业的冲击则体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工人返乡潮上,跟往年相比,时间大大提前了。

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不管以哪种情景出现,最终的结果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贸易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依靠外需,GDP三分之一来自进出口,美国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中国何尝不是美国公司的最大外需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已经连续9年霸占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2017年中国的新车销量高达2888万辆,比世界第一大国美国还多了1100万辆,实际上去年全球新车销量总共只有9360万辆,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国内几千万人次的果粉每年源源不断地向苹果公司输送“美刀”,成就了这家美国净利润最高、全球市值最大的巨无霸。当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大到什么地步?2017年末,中国房地产总市值高达430万亿元人民币,是GDP的5倍、A股市值的7倍,美国2017年末房地产市值只有200万亿,但问题就出在房子上。

因为老百姓把太多的钱投在了房子上,自己多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连带从银行借来的钱一同涌入房地产,后果是,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迅速攀升,根据家庭债务/家庭可支配收入测算,家庭杠杆率高达110.9%,每个月赚的钱还不够还房贷的!人民大学报告称,目前居民财富基本上被房地产掏空,广大中产阶级和中下收入阶层被房地产套牢。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上升最快的5年(2013年-2017年),也是消费增速下滑最快的5年。

最令人担心的是,居民杠杆率和失业率双双攀升所引发的共振效应,十年前发生在太平洋彼岸的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而房地产消费对其他消费的挤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三驾马车之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自2004年以来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今年除了3月其他月份都停留在个位数水平,11月8.1%更是创了十多年来的新低。

中国11月份的汽车销量出现连续第5个月下滑,这使得全年销量有可能出现30年来的首次萎缩,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内的国际汽车巨头一直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市场,并指望日益富裕的中国客户拉动它们的收入增长,但今年要令它们失望了,明年也不会比今年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衰退来得更早一些,去年二季度首次出现了季度出货量下滑,到了第四季度更为明显,降幅高达14%,今年上半年又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汽车销量下滑跟中美互加关税周期相吻合,今年7月6日对原产于美国的545项约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就包括汽车,对美国的汽车产业影响有多大?看看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就知道了,通用汽车11月底宣布关闭俄亥俄州、密歇根州、马里兰州和安大略省的5家工厂,这可能会影响到14000名员工。特朗普为此公开指责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我不喜欢她的所作所为,这是令人讨厌的。”他还说“俄亥俄州将在两分钟内取代这些工作岗位。”有些夸张,但这种夸张的说辞恰恰说明这位美国总统对失业(就业)非常在意。周五(12月14日)晚上,赶在美股开市前中国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3个月,汽车股应声上涨。

世界到了“中国打个喷嚏,美国发烧感冒”的时候了。

智能手机市场的衰退跟贸易战就沾不上边了,征税名单中连个“手机”字样都看不到,再说手机市场的衰退从去年二季度就开始了,贸易战是今年的事。有项很有意思的调查显示,华为手机是有钱人的标配,而比华为手机贵两三倍的苹果手机,却成了“穷人”的选择。这些被称为“房奴”的穷人已经穷到没有多余的钱来换手机的地步。中国低迷的手机消费市场对苹果产业链的冲击可想而知,去年11月A股苹果板块指数就已见顶,苹果公司的股价也在今年9月之后出现连续数月的大跌,依附在苹果产业链的就业人口有上百万之众,受冲击最大的是为苹果代工的企业,据说富士康会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4万人。

美国市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尽管换了两任美联储主席,但“加息+缩表”的操作并未因此而中断,自2015年12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国已经加了8次息,做了N次缩表,为的是回收金融危机后三次量化宽松(QE)政策释放的过多流动性。同样是回收流动性,中国央行采取的路径与美国不同,不仅没有加息反而还降了几次准,最终靠的是去杠杆,去的是那些盈利不能覆盖成本、只能靠一轮轮融资续命的旁氏。

伴随着去杠杆下的泡沫破灭,裁员潮在互金领域抢先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6月到7月初,共有108家P2P平台爆雷。8月,美团、拉钩爆出裁员信息;10月,阿里、京东等企业不同程度“缩招”……

裁员潮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10月,特斯拉宣布了重组的计划,裁员9%,特斯拉共有员工4万多人,意味着将有4000多名员工被解雇。几乎同时,美国最大的运营商Verizon也没能抵挡住萧条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在跨5G时代来临的节点,Verizon被迫裁员以节省资金,裁员数量高达4.4万人。福特计划裁员2.4万人,占该公司全球20万员工总数的12%。日本老牌科技巨头东芝也在日前宣布未来将裁员70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以扭转目前业务运转不佳的状况。加拿大的庞巴迪裁员5000人……

中美企业,包括中美之外的企业,都在调整,裁员只是调整的一个部分,这就不能仅拿贸易战和回收流动性说事了。世界正在经历或者说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有人说世界是8年一个周期,中国的经济周期长点是10年,但现在来看,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正好又是10年,你说逢8必危也罢,但确确实实走过了10年,市场正在进行一次自发式的调整。

危与机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危机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借助这次全球市场自身的调整去杠杆、去僵尸企业,比行政化来的更好,可以进行一次彻底的出清。不能像十年前那样再错过了!这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需要对裁员和企业倒闭保持较高的容忍度,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中央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以稳就业为首的“六稳”,它是调整过程中的缓冲剂。贸易战不是事,会随着中美失业率上升而缓和和解到平息,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