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时 重走红军路

本报讯(黄辉清)9月15日,乡村蕉城区老促会、振兴走红老区办一行8人深入洋中镇老区基点村邑堡、时重芹屿调研。军路他们在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乡村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的振兴走红带领下重走红军路,瞻仰闽东地委成立纪念碑,时重走访亲母岭战斗遗址,军路与基层干部座谈交流,乡村了解决战脱贫攻坚实况,振兴走红共谋乡村振兴发展大计。时重

当日上午10:00许,军路调研组一行从芹屿村出发,乡村沿着蜿蜒崎岖而又荒草萋萋的振兴走红路坯徒步翻山越岭四五十分钟,气喘吁吁、时重汗流浃背地来到闽东地委成立地——九斗丘。只见村口一块约六七十平方米的水泥浇灌地上,矗立着一块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原宁德地委书记陈增光为闽东地委成立地题写的“红色九斗丘”五个草书大字,背面刻着闽东地委成立的情况简介。大家庄严肃穆,伫立碑前,心潮彭拜,思绪万千。切肤体会当年革命的跋涉艰辛,透彻感悟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脑海里滚动翻卷着阮英平、江作宇、阮伯琪、黄垂明、陈邦兴等革命先辈领导闽东人民初心不改,浴血奋战,十八年红旗不倒,壮怀激烈、撼天动地的历史画面!“九斗丘是芹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因公路没通,且地势偏僻险恶,村民全部外迁,村里现已无人居住。”引路村民的话,把大家拉回到现实。环顾四周,满目青山郁葱茏,云蒸雾蔚氤氲中,好一派生机盎然蓬勃景象!只是由于公路没通,闽东地委诞生地——九斗丘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阳光下,闪着金色光芒的闽东地委成立纪念碑,却显得有点孤单、寂寞,让人心底油然而生怅然若失之感……别了,九斗丘!别了,闽东地委成立地!我们坚信,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假以时日,公路必定会直通你的家门口,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人们,将源源不断如潮般涌入你的怀抱,让你的光辉历史永远传扬,让你的红色基因成为子孙万代永恒的记忆!

来到亲母岭战斗遗址,大家实地察看了当年红军设伏歼敌的亲母岭峡谷。站在山顶,峡谷深深,林木葱葱,山风阵阵,鸟鸣声声。遥想当年战事,大家仿佛看到叶飞、阮英平、陈挺指挥红军战士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的战斗情景,仿佛听到战场上惊天动地、响彻山谷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大家在为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中大获全胜最后一战喝彩的同时,深深感悟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难曲折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下午,调研组在邑堡村委楼与邑堡、芹屿两村干部及区派驻村乡村振兴指导员亲切座谈,深度交流。叶协进对邑堡、芹屿两村在红色资源发掘、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美化、精准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经济振兴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取得成效表示赞赏。称赞他们:驻村指导员真心工作、用心服务,村干部脚踏实地、务实能干,众乡贤情系桑梓、关爱家乡。并要求他们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重经济发展的长期效益,引进名特优品种,发展特色产业,助推村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要秉持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当务之急要想方设法解决野猪横行、肆意糟蹋粮食生产的问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有效,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广泛收集、深度发掘红色遗址、旧址,并做好包装、提升工作,编好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唱好红色歌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产业造福子孙。

座谈会上,叶协进当场敲定支持邑堡村20000元,用作该村规划修建亲母岭战斗议事厅遗址的前期经费。